一塊豆腐
  一根蘿卜
  一個南瓜
  ......
  經過大師的巧手
  或變成嬌艷欲滴的鮮花
  或變成憨態可掬的各色人物
  豐富多彩又奇妙無比
 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
  用巧手在方寸之間刻萬物的新東方雕刻大師
  ——阮智敏
  
  阮智敏老師從事食物雕刻工作,十幾年如一日潛心鉆研食物雕刻藝術,不斷充實知識豐富藝術想象力,12月5日阮智敏老師的豆腐雕刻有幸被騰訊新聞、新京報、云南春城晚報、新浪新聞等媒體報道。
  
  這不僅是對阮智敏老師專業成果的認可,也是對像阮智敏老師一樣在自己行業潛心研究、兢兢業業工作的行業者的肯定,更是對新東方專注烹飪教育的執著精神的認同。
  
  阮智敏老師不止在食物雕刻上有非凡的成就,在糖藝、面塑、果醬畫、翻糖等方面也都有顯著成就,他的每一個作品都是形與美的完美結合。


(阮智敏老師糖藝作品)
  
  談起與食物雕刻的緣分,阮智敏老師綻放了笑容。“本身比較喜歡研究食物雕刻,從自己與師傅學習的那一刻起,自己就暗暗發誓一定要將這項技能傳承下去。”阮智敏解釋說。
  
  工作以后,阮智敏老師先于安徽馬鞍山市雨山湖賓館擔任配菜師;而后又于南京市鴻賓樓酒店擔任菜品設計師。但是,阮智敏老師覺得這樣不能將食物雕刻給發揚光大。于是2004年,阮智敏老師來到了專注烹飪教育的新東方烹飪學校擔任技術研發。
  
  他說:“來到新東方教授學生,我覺得很開心。沒想到學生們對于食品雕刻都很感興趣,有些學生在這方面也比較有天賦,有時候練習起來可以說是到達了忘我的狀態。這使我感到很欣慰。我相信,食物雕刻這項技術一定能在新東方的傳承下很好的發揚下去!”
  
  在新東方教學過程中,阮智敏老師經常泡在教室與學生們一起鉆研雕刻,每次雕刻完他都會針對學生作品認真點評,并且把不足的地方記錄下來,一一改進。“我們這一行,想象力很重要,我們需要根據食物雕刻的形狀、顏色進行設計和想象,才能雕刻出形態各異的作品。”阮智敏老師介紹說。
  
  學生們得知自己老師在各大媒體火了之后,都感到非常的驕傲和自豪。但阮智敏老師說:“榮譽是一時的,藝術的追求是一生的。我的責任是教書育人,把食物雕刻傳承發揚下去,希望此次的報道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食物雕刻并能夠參與其中。這就是我最開心的事情!”
  
  工匠精神做事,匠心情懷育人。作為一名烹飪教育工作者,阮智敏老師發自肺腑、專心如一的對烹飪事業的熱愛,對學生廢寢忘食、盡心竭力的付出,是冰心一片、物我兩忘的境界,也是新東方烹飪學校全體教師職業工匠精神的最好體現。